众所周知,
一名74岁中国男性患者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由于肝癌患者到了晚期,开始接受索拉非尼的全身治疗,400mg,每日两次。治疗两周后,AFP由22,100 ng/ml下降至1,436 ng/ml。然而,由于3级的手足皮肤反应,2级的腹泻和严重的体能下降,患者将索拉非尼的剂量下降至200mg,每日两次。治疗2个月后,AFP下降至正常范围,病情稳定控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1级的手足皮肤反应,仅用局部治疗加以控制,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后,肝右叶可见大量大小不一的圆形/椭圆形放射性分布缺损,根据局部治疗史判断为肿瘤坏死。第二胸椎放射性异常浓聚影消失。
治疗4年后,AFP维持在正常范围,MRI未发现整个脊柱有任何异常的增强病灶。2012年5月患者最后一次复查,距离骨转移的诊断已达5年,AFP仍在正常范围,MRI显示肝脏和胸椎未发现新发病灶。患本案例提示,虽然
详情请访问
2019-08-12
2019-08-12
2019-08-12
2019-08-12
2019-08-12
2019-08-12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