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人群中,EGFR基因的突变概率约为40%,是最常见的突变。突变位点为外显子19缺失突变,外显子21的L858R突变和外显子20突变,其中外显子19缺失突变为45%,外显子21L858R突变为40-45%。目前,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TKI抑制靶向药:
中位os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5.8%和58.9%,10.7个月和9.6个月。厄洛替尼的副作用大于吉非替尼。因此,如果不是脑转移,建议使用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血脑屏障透光率高,血浆暴露浓度高,血脑屏障通透性高于吉非替尼,因此埃洛替尼在脑脊液中浓度最高,并以颅内转移为主。因此,厄洛替尼是脑转移患者的首选药物。尽管etinib的结构相似,但需要每天三次服用,峰和谷浓度大幅波动。Erlotinib每天只需要一次。厄洛替尼的半衰期、治疗浓度和生物利用度最好。厄洛替尼的缺陷是相对较大的副作用。第二代TKI抑制靶向药:阿法替尼,阿法替尼是EGFR突变中HER2突变的罕见突变,对T790M突变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也是一种EGFR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TKI抑制靶向药物。
第三代TKI抑制剂靶向药物:奥希替尼,Oshitinib的上市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
详情请访问
2019-10-24
2019-10-24
2019-10-24
2019-10-24
2019-10-24
2019-10-24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