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免疫相关抑制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Treg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可能与抗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有关。而靶向药物瑞戈非尼/
给药方式为瑞戈非尼80~160 mg/d,连续给药7天,21天为1周期;同时纳武利尤单抗3 mg/kg,2周1次。研究纳入50例进展期GC、CRC患者(25例GC,25例CRC)。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3线。在瑞戈非尼推荐剂量内,剂量递增期间,应用瑞戈非尼剂量160 mg组的患者中观察到3例出现DLT,包括不良反应等级为3的斑丘疹、黏膜炎和蛋白尿,在应用瑞戈非尼剂量80~120mg的患者中则未观察到DLT。在瑞戈非尼120 mg的增强剂量队列中,由于患者出现的一些3级皮肤相关毒性,而将剂量减少至80 mg。其中,17例患者发生≥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常见事件(>5%)为皮疹(14%),手掌-足底红斑(10%)和蛋白尿(8%)。
目前为止,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40%,疾病控制率(DCR)为88%。其中GC患者治疗反应率为44%,所有对治疗存在响应GC患者均微卫星稳定(MSS);MSS的CRC患者治疗反应率为33%,CRC患者人群的总体治疗反应率为36%。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出现肿瘤客观反应的患者中可观察到FoxP3hiCD45RA-Tregs的减少。结论该研究中,使用
详情请访问
2019-06-04
2019-06-04
2019-06-04
2019-06-04
2019-06-04
2019-06-04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