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基因治疗是利用纠正、修复DNA缺陷的方法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近年来,罕见病基因治疗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利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的基因治疗,其安全性得到诸多临床试验的验证,使得一些罕见病拥有治愈的可能。从技术层面来看,未来罕见病的基因治疗除了安全性的考量,还存在治疗效率低等问题,比如载体容量较小、基因包装有限。目前开发的AAV基因治疗多数仅针对局部器官,例如近期获批上市的用于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基因治疗产品。而多数罕见病是全身性疾病,系统治疗需要大剂量AAV载体颗粒,其生产和应用的质量控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罕见肿瘤领域,基因治疗也带来很多机遇,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比如诺华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近年来,除了结合基因编辑技术的CAR-T治疗逐渐推广用于血液病领域以外,PD-(L)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肺癌、胃肠道肿瘤、肾癌等多个瘤种均大获成功。罕见肿瘤由于患者基数小,难以开展大规模的RCT研究,目前仅有PD-1单抗等应用于神经胶质瘤、胃肠道间质瘤等少数疾病中,但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罕见肿瘤的免疫治疗也面临几大挑战。首先是整体的治疗反应率偏低,如神经胶质瘤的反应率仅有约20%。其次是罕见肿瘤发病率较低,在病例基数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从常见肿瘤治疗中获取经验和数据仍具挑战。第三是安全性问题,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2019-05-31
2019-05-31
2019-05-31
2019-05-31
2019-05-30
2019-05-30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