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K抑制剂伊布替尼与国产药物泽布替尼相比哪个好?

2019-05-29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近日,百济神州宣布了其自研BTK抑制剂的中文通用名——泽布替尼,而就在今年1月,泽布替尼刚刚获得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从一个代号“BGB-3111”到泽布替尼,这一历时近7年开发的产品,有望今年正式在中国上市。

  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在外周血中的BTK抑制不等于在组织中的BTK抑制,不能完全抑制BTK靶点。另外,伊布替尼不专一,除了BTK之外,它还抑制EGFR、HER4、JAK3等靶点,这些特性可能会引起非靶点的毒副作用。实际上,伊布替尼的诞生本也出自偶然,一开始它是作为与BTK共价结合的“工具化合物”被开发出来,作为第一代BTK抑制剂,存在着一定的优化空间。

  2015年,泽布替尼第一次在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上公布临床数据。泽布替尼于2014年在澳大利亚启动了临床,当年8月,完成了第一例患者给药,该临床试验针对所有B细胞恶性淋巴瘤,包括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等。2015年的ASH上,主要研究者汇报的就是这项多中心、非盲和剂量递增的Ⅰ期试验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泽布替尼在研究中显示出高血浆暴露量,对循环和淋巴结淋巴细胞均达到了完全持久的抑制作用,在CLL,MCL和WM中展示了良好的疗效。目前,全球已有两个BTK抑制剂上市(伊布替尼、阿卡拉布替尼),其中伊布替尼作为领域第一个上市的产品,更广为人知。可以说,在BTK抑制剂开发的舞台上,泽布替尼与这两个产品共同构成了进展较快、较受关注的三角。而泽布替尼想要站稳脚跟,证明最优的潜力,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必须要有更直观、更坚实的数据支持。而开展头对头临床研究,便是获得最直观证据的有力方式。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