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抗体治疗癌症的实际效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018-09-06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去年,PD-1抗体K药获批了一个适应症,不是针对某个癌种,还是针对基因检测具有MSI-H的实体瘤患者二线之后都推荐使用免疫治疗。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是DNA错配修复功能缺失后造成的一种DNA的高频突变。这类患者TMB非常高,因此免疫疗效也特别好。且该类基因变异在很多癌种中都有出现,所有癌种都可以检测,尤其是子宫内膜癌和消化道的癌种。这类患者二线之后接受免疫治疗的有效率都在30%以上,有的试验可达60%多。

  著名的《科学》杂志曾经发表了一篇重磅的研究论文。科学家们找来了35个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肾癌患者的标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MB、肿瘤大小、治疗的经过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发现在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没什么区别。

  然后,他们又对这些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了深度的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PBRM1基因突变的比例,差别很大——治疗有效组82%的患者携带PBRM1基因突变,而无效组只有23%。接着,科学家又找了另外一个63人的队列,一模一样又做了一遍,结论如出一辙的:治疗有效组63%的患者携带PBRM1基因突变,而无效组只有21%的患者携带该突变。

  详情请访问  PD-1  https://pd1.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