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乳腺癌的治疗有标准的指南和规范可循,能够获得长期生存,区别于其他实体恶性肿瘤。FACE研究针对有淋巴结转移的复发风险相对较高的乳腺癌患者,试验结果显示在淋巴结阳性组来曲唑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84.9%,绝对值高于
随着FACE研究——来曲唑优效性试验宣告终结,既往认为“来曲唑使高危患者获益及较其他AI有OS延长优势”的假设被推翻。那么目前50%淋巴结阴性低危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时如何选择AI呢?在2-3年的随访中,BIG1-98研究首次报道的25.8个月中位随访结果显示,无论在T≤2cm、淋巴结阴性或者ER+/PgR-患者中,与他莫昔芬组相比,来曲唑组均未见明显获益。而ATAC研究首次报道的33.3个月随访的亚组结果显示,无论在淋巴结阴性还是在既往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均可见阿那曲唑组与他莫昔芬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在后续的长期随访中,ATAC研究中位随访100个月的亚组分析再次验证了此结论,而BIG1-98研究在中位随访71个月、74个月和最长8.7年的单药分析中发现,对于淋巴结阴性等低危患者来说,来曲唑组与他莫昔芬组获益无显著差异也被多次证实。对低危患者,虽然无两个AI头对头比较的大型研究,但目前鉴于以上两个大型研究,来曲唑较他莫昔芬在治疗淋巴结阴性等低危患者中无优势。且早在2006年的新英格兰杂志NEJM上, Buzdar等已提出来曲唑无法使淋巴结阴性患者获益且心血管不良事件显著增加。而ATAC研究中
详情请访问
2018-06-22
2018-06-22
2018-06-22
2018-06-22
2018-06-22
2018-06-22
2017-10-26
2017-06-05
2017-10-26
2017-06-21
2018-04-21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