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靶向药物都有耐药的一天,克唑替尼也不例外,如果有患者服用克唑替尼(
那么导致克唑替尼耐药的原因是什么呢?多种原因会导致耐药进展。克唑替尼的中位PFS约11个月,临床约40%的患者进展时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进展为主,可见克唑替尼的入脑能力并不是太好。克唑替尼的耐药机制中约30-50%属于ALK占优势的耐药,是ALK靶点自身的改变;约45-50%是ALK不占优势的耐药,包括EGFR旁路激活,KIT基因扩增,或其他驱动基因突变;余下约25%的耐药是原因不明。若是EGFR、KIT或其他驱动突变导致的旁路激活,属于ALK不占优势的耐药,这时即使换用二代、三代ALK抑制剂也效果不佳,需要针对这些靶点突变用相应的抑制剂。若是ALK基因自身改变导致的耐药,属于ALK占优势的耐药,也就是说换用对应敏感的二、三代ALK抑制剂即可,常见的ALK二、三代抑制剂包括色瑞替尼、艾乐替尼、布加替尼、劳拉替尼等。
对于克唑替尼耐药后的二线治疗,这4个药物在关健指标上均表现优异,无论是PFS、ORR、DOR还是脑转移控制率上,新药的表现都更上一层楼,因此可有效缓解耐药。那么确认耐药后怎么从这四种药品中进行选择?1、进行基因检测看是否有新的突变基因、然后针对突变基因用药。2、医生根据经验判断是否属于缓慢耐药阶段,采取加量或者直接更换靶向药物治疗。相较于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布加替尼、劳拉替尼这些二三代ALK抑制剂:可抑制大多数克唑替尼耐药的ALK突变;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比
详情请访问
2019-09-04
2019-09-03
2019-09-03
2019-09-03
2019-09-03
2019-09-03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