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肿瘤治疗都强调精准医学,而精准医学囊括了两个基本方面: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在早期,研究人员发现部分肿瘤病人对某些药物有效,而有些患者无效,却不知道其原因,直到通过做基因测序之后,才发现了其中的缘由。大量的临床实验证实,靶向药物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以TKI为例,八项随机研究奠定了EGFR-TKI在EGFR敏感突变患者中的一线治疗地位:在突变患者中,
正是科学家对基因检测广泛深入的研究,才使得肺癌的精准治疗成为肿瘤治疗领域里的典范。可以说,如果没有分子诊断,我们今天仍然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即使明确了精准诊断的意义,人们仍然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人不进行基因检测,应用靶向药物也有效?而有的人基因检测有靶点,但是应用靶向药物却无效呢?这涉及到了检测的「假阳性」、「假阴性」问题。
随着分子检测从单基因向多基因过渡;从定性检测向定量检测发展;由单纯的一种方法检测,向多种方法联合检测发展,针对不同的患者,检测的目的、标本、方法、次数在发生着改变,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影响检测的因素正在增加。各个环节把控不严格,很容易造成检测资源浪费,检测结果不能准确指导临床实践,因此,规范化检测全流程势在必行。只有全面的质量管理,才能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率,保证分子诊断的结果是可信的。精准医学的前提是精准诊断,只有准确可靠的
详情请访问
2019-08-28
2019-08-28
2019-08-28
2019-08-28
2019-08-28
2019-08-28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