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药物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大分子单抗,一类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前者代表药物有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后者针对的靶点可分为EGFR、ALK、ROS-1等。目前在国内外上市的EGFR-TKIs主要分为三代6种药物:第一代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第二代
本次我们汇总了几个全球多中心的肺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和荟萃分析数据,特别是含有中国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给大家展示一下不同药物一线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时间,便于大家直观的了解不同靶向药物的疗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厄洛替尼的疗效较吉非替尼更好,但其实吉非替尼更加适合东亚肺癌患者。国内有学者对5829篇关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的报道,共分析了8054名患者,分析发现在抗癌方面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具有等价的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厄洛替尼的3-5级不良事件相对较高。
因此,临床医生也考虑到这一点,常开吉非替尼给患者服用。至于阿法替尼与吉非替尼的疗效比较研究,LUX-Lung 7研究已经给出了结论。一线使用阿法替尼比一线吉非替尼治疗降低了27%的进展或死亡风险,OS双方没有显著差异,阿法替尼显著改善了PFS、TTF和ORR数据,严重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相似。根据过往研究数据,我们可初步排出EGFR-TKI的疗效比较:奥希替尼>
详情请访问
2019-06-26
2019-06-26
2019-06-26
2019-06-26
2019-06-26
2019-06-26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