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团队在胃肠间质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一种用于治疗晚期肾癌的靶向抗癌药——阿西替尼(
科研团队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的方法,对已批准上市的药物进行大规模测试后发现,阿西替尼对于在胃肠间质瘤中起重要致病作用的c-KIT激酶的原发性和耐药性突变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接着,科研团队分别在蛋白水平、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上验证了阿西替尼的这一作用效果,并发现阿西替尼对几种临床上常见的c-KIT突变,如c-KIT L576P和V559D的抑制作用优于临床上一线药物伊马替尼及二线药物舒尼替尼。
此外,阿西替尼对于伊马替尼耐药性突变c-KIT T670I和V654A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阿西替尼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伊马替尼耐药的c-KIT野生型胃肠间质瘤原代细胞的增殖,提示阿西替尼对于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阿西替尼目前批准上市的适应症是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也就是说晚期肾癌在索坦治疗失败后,可以选择阿西替尼治疗。除了肾癌,
详情请访问
2019-06-19
2019-06-19
2019-06-19
2019-06-19
2019-06-19
2019-06-19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