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放疗技术的改进,鼻咽癌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显著提高,远处转移已成为局部晚期患者的主要失败模式,占总死亡原因的70%。为降低远处转移风险,需进一步强调化疗,例如:联合辅助化疗或诱导化疗。辅助化疗的主要问题是患者耐受性差,仅有约50%的患者可完成化疗。2012年,马骏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同期放化疗后使用辅助化疗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生存。诱导化疗与辅助化疗相比,患者耐受性好,且能够早期干预肿瘤的微转移灶。2016年,马骏教授牵头的另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发现,多西他赛+顺铂+5-Fu三药联合的TPF诱导化疗,能够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基于此研究,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TPF作为
然而,TPF诱导化疗方案来自欧美,其毒性不容忽视。虽然在马骏教授领衔的TPF临床研究中,三种化疗药物剂量较欧美经典的TPF方案均降低了20%,但是毒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高。其中,诱导化疗期间3级或以上中性粒细胞下降和腹泻的发生率较高,4级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1%。试验组中,1例患者因诱导化疗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粒缺性感染死亡。因此,临床亟需寻求高效且低毒的诱导化疗方案。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2019-06-01
2019-06-01
2019-06-01
2019-06-01
2019-06-01
2019-06-01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