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
肿瘤形态的缩小也的确意味着肿瘤疾病发展进程被抑制住了。因此,吉非替尼首战告捷,2003年获FDA批准上市,成为抗肿瘤药物新秀。然而好景不长,吉非替尼的临床应用实际情形,让FDA倍受指责。因为仅仅观察到了肿瘤大小变化,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几乎没有改变。这一事实,让FDA在2005年又不得不责令厂家将其下市。奇怪的是在美国之外的欧洲和亚洲,吉非替尼作为抗肿瘤的临床疗效却好像可以接受,特别是对那些化疗无效的晚期肺癌患者,疗效似乎更好些。2011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其《迈向精准医疗》报告中还原了上述事实: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作为抗癌新药, 是通过已知机理作用于EGFR受体而阻断细胞分化和增生的。
在早期临床试验中观察到肿瘤瘤体明显变化缩小,特别是在大约10%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最为明确。反之,在其他或部分肺癌患者中基本没有疗效反应,但几乎都观察到了患者肿瘤大小的改变。因此,2003年FDA评审通过了
详情请访问
2019-05-28
2019-05-28
2019-05-28
2019-05-28
2019-05-28
2019-05-28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