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澳大利亚白血病和淋巴瘤组研究者在一项报道中表明,使用伊马替尼(
研究共纳入210名CP-CML患者,每组105名。纳入条件为:年龄>16岁且在6个月内诊断。1组和2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8岁。1组有49%的女性,2组有39%。主要终点是确定的主要分子缓解,根据国际指标定义为BCR-ABL1≤ 0.1%。所有患者的初始剂量为600mg/d。如果第22天伊马替尼血浆最低浓度<1,000 ng/mL,则伊马替尼剂量增加至800mg/d。之后评估分子靶点:分别在第3, 6, 12个月时BCR-ABL1≤ 10%, ≤1%, ≤ 0.1%。未达到治疗目标的1组患者伊马替尼剂量增加至800mg/d,随后未达到治疗目标3个月之后,转换至尼罗替尼400mg,每天两次。未达到治疗目标的2组患者直接转换至尼罗替尼治疗,两组不耐受或无反应的患者也是如此。
最常见的伊马替尼相关不良反应为血细胞减少症,尤其是在治疗开始时。生物化学异常,包括血清肝或胰酶增加和皮肤过敏反应常见于伊马替尼和尼罗替尼治疗。关节痛、胃肠道疾病和水肿也通常和伊马替尼相关。尽管假定伊马替尼800mg/d可能对入选患者有益,但是研究者发现只有大约11%的患者可以保持伊马替尼剂量800mg/d,并在这一剂量达到主要分子缓解,表明大剂量伊马替尼可能是由于不耐受或未达到分子目标的第二重要原因。转换至尼罗替尼的患者预后通常有益于
详情请访问
2019-04-30
2019-04-30
2019-04-30
2019-04-30
2019-04-30
2019-04-30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