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二线化疗失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卡博替尼仍有59%疾病控制率

2019-04-20 作者: 康安途出国看病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如果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或ALK基因融合,当属不幸中的万幸者,因为除了化疗,可以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克唑替尼等分子靶向药治疗,从而让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得以显著延长。如用第一代 EGFR 抑制剂(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治疗,中位生存时间可以高达 3.5 年。目前第三代 EGFR 抑制剂奥希替尼(Osimertinb)已经上市,EGFR 敏感突变患者在一代 EGFR-TKI 治疗失败后,再用第三代 EGFR-TKI,仍有机会再次获得 8 个多月的疾病无进展时间(PFS),估计还能带来 1 - 2 年的生存期延长。

  对于没有 EGFR、ALK 和 ROS1 等基因突变的患者,因为没有可用的靶向药物,目前仍然只好选择化疗,或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虽然美国 FDA 才批准了PD-1抗体用于晚期 NSCLC,治疗非鳞癌的有效率为19%,但要进入中国市场还需时日且费用极高)。当1、2线化疗失败后,医生和患者就会进入“没有什么办法了”的窘境。那么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并不是,在2015年ASCO会议上,报道了E1512试验的结果:对1、2 线化疗失败而且无 EGFR 突变的晚期 NSCLC 患者,卡博替尼,一个多靶点的靶向药物,获得了 59% 的疾病控制率!

  该试验将1、2线化疗失败而且无EGFR突变的晚期非鳞 NSCLC 患者,分为(1)厄洛替尼组;(2)卡博替尼组;(3)厄洛替尼+ 卡博替尼组;结果:(1)卡博替尼组部分缓解率:14%,使45%患者病情稳定。(2)卡博替尼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优于厄洛替尼组。(3)卡博替尼组的中位总生存9.2个月,卡博替尼+厄洛替尼组达到13.3个月,而单独厄洛替尼组只有4.1个月。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