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非尼酮(pirfenidone)治疗期间应注意急性肝衰竭

2019-03-01 作者: 康安途医疗旅游

  特殊药物致肝损伤(DILI)是急性肝衰竭(ALF)最常见的病因,存活率较低。吡非尼酮常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IPF),是一种抗炎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的肝毒性很少见,一般表现为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该微型综述报道了因吡非尼酮(pirfenidone)致ALF的特异性DILI。

  一位77岁老年男性,患有帕金森和IPF。评估结果显示:急性肝损伤的特点是肝性脑病III级、急性肾损伤和代谢性酸中毒。诊断检查排除病毒性、毒性、缺血性和急性肝衰竭的其他病因。Roussel Uclaf Causality评估结果为7分伴有可能的DILI-ALF,吡非尼酮被停用。DILI-ALF需要进行肝移植,但治疗失败。

  尽管接受了强化监护中所有的支持性措施,但患者仍出现了器官衰竭,并于入院后第4天死亡。后期肝脏活检发现:调查结果与DILI一致。研究结论:DILI-ALF预后差,肝移植应在病程早期确定下来。鉴于吡非尼酮在IPF中应用广泛,对于吡非尼酮相关肝毒性的特点、报告、监测和标记物的关注十分重要。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