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放疗联合靶向药物的生物学原理

2018-12-25 作者: 康安途医疗旅游

  在EGFR阳性和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脑转移(BM)是复发时的第二常见部位。BM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肺癌脑转移放疗是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基石,近年来随着靶向药对颅内病灶疗效显著,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天小编就主要为大家少介绍靶向药物联合放疗对脑转移患者的生物学原理。

  TKIs 多为小分子化合物(<50Da),CSF 药物浓度低到中度水平。厄洛替尼 CSF 浓度是血浆浓度 2.8%~5.1%,已超过中位抑制浓度值。与厄洛替尼相比,吉非替尼和克唑替尼 CSF 浓度低。新研发 AZD3759 属于一代 EGFR TKIs,BBB 通透性强且不受药物外排泵影响,CSF 浓度高于目前已批准的 EGFR TKIs。二代 ALK 抑制剂色瑞替尼和阿雷替尼 CNS 通透性增加,有效率高于克唑替尼。  

  靶向药物的放疗增敏作用:放疗增敏是联合靶向治疗的基础。TKIs 减少放疗耐药的 EGFR 过表达的野生型细胞,增加 EGFR 突变细胞放疗敏感性。EML4-ALK 融合导致 ALK 酪氨酸激酶通过 MAP 和 PI3K/Akt 通路异常活化,但 ALK 对放疗敏感性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在 ALK+细胞系中,放疗联合克唑替尼可更大程度抑制肿瘤生长和微血管密度。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