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降低慢淋白血病患者一线治疗后的疾病进展风险

2018-12-20 作者: 康安途出国看病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药也不断涌现,极大的改善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现状与治疗效果,来那度胺作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药物,对CLL治疗有效,且用药方便,毒副作用可防可控。遗传标记联合微小残留病检测可帮助识别出一线免疫化疗治疗后预后较差的CLL患者。该研究旨在评估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这些高危CLL患者的疗效。

  在该随机性双盲3期研究(CLLM1)中,年龄超过18岁,免疫表型确诊为活跃性疾病,一线免疫化疗后治疗反应达2~5个月以及存在早期进展高危因素且经过4周期以上的一线免疫化疗后至少达到部分缓解的患者,若同时存在高水平微小残留病变或中危且存在未突变IGHV基因状态或TP53异常,那么这些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2012年7月5日至2016年3月15日期间,该研究共招募468例未经治的CLL患者,其中379例患者被排除在外,其余89例患者按照2:1被随机分配至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组(n=56)或安慰剂维持治疗组(n=29)。维持治疗的起始剂量为每天5 mg,随后逐步增加至最大15 mg,如果患者可以耐受,则一直治疗至疾病进展。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

  中位观察期为17.9个月。结果显示,安慰剂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3个月,来那度胺组未达。来那度胺组和安慰剂组最频发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病(63% vs 28%)、胃肠道疾患(61% vs 28%),感染(54% vs 66%),血液学毒性(50% vs 17%)和一般症状(50% vs 31%);每组均报道了1例致命性不良反应。该研究表明,对于免疫化疗后未达最小残留病变阴性的CLL患者而言,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有效降低一线治疗后的疾病进展风险。考虑到受试者的不良预后,毒性看似是可以接受的。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