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
目前包括诺华、Kite制药、Juno在内的CAR-T疗法第一梯队均采用的是自体移植方法,即将来自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工程化,用于其肿瘤的治疗。“以往的细胞疗法都属于自体移植范畴。”Cellectis公司执行副总裁David Sourdive曾表示,基于TALEN基因编辑技术,细胞疗法的适用性得以扩展到一个人群,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个个体,从而能够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此次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通用型CAR-T疗法UCART123正是应用了TALEN基因编辑技术。在该技术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对T细胞进行编辑,使之针对CD123抗原,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以及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治疗。相关资料显示,Cellectis公司已于2016年11月建成了UCART123的符合cGMP标准的通用型CAR-T生产线,用于提供针对AML和BPDCN两个临床试验的产品。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占主流地位的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都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
详情请访问
余下全文 收起
2018-06-01
2018-06-01
2018-06-01
2018-06-01
2018-06-01
2018-06-01
2017-10-26
2017-06-05
2017-10-26
2017-06-21
2018-04-21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