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2019-04-29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自从2004年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的致癌驱动作用被发现以来,更多的肺癌驱动基因如ALK、ROS-1、HER2、MET、RET、NTRK等相继被发现。也可以说从21世纪初,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就开始走上正路并一路蓬勃发展。近15年间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领域也涌现出一大批经典的代表药物,例如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经历了从无到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过程。

  EGFR基因突变,这一突变中最常见的是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及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也可称为EGFR常见基因突变、敏感基因突变。二者的突变频率加起来约占整个EGFR基因突变的85%左右,携带这两类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应用 TKI靶向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达10个月左右,优于传统化疗,可更多的从EGFR-TKI靶向治疗中获益。

  EGFR基因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发生率在EGFR基因突变中位居第三,约4%-10%左右。此突变主要发生在EGFR基因20号外显子ATP结合区域(C-helix及Loop结构,相当于位点762-776),目前临床报道已发现逾120种不同的插入突变亚型,且其中约90%的突变亚型对现有临床使用的EGFR-TKI原发耐药。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