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耐药后联合卡马替尼治疗的案例

2024-01-29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上市的三代EGFR-TKI包括奥希替尼、伏美替尼、阿美替尼和贝福替尼。在这些药物中,奥希替尼的获得性耐药机制已较为清晰,包括EGFR依赖性耐药机制和非EGFR依赖性耐药机制。

  今天分享的这个案例,报道了一例基于NGS测序,在奥希替尼耐药后检测到EGFR E19del、MET E14跳跃缺失和MET融合共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奥希替尼+卡马替尼双靶向联合治疗获益。

  患者为53岁不吸烟男性,因出现持续性胸闷和疼痛入院,CT扫描显示右下叶多发肺小结节,活检后诊断为IV期肺腺癌。

  首次基因检测:

  首次活检组织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存在EGFR E19缺失突变,患者开始使用厄洛替尼进行一线治疗,每日剂量为150mg。随着肿瘤消退,患者部分缓解(PR)。28个月后,患者的病情恶化,原发性肿瘤肿大和出现新的骨转移。

  二次基因检测:

  二次活检组织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存在EGFR E19缺失和T790M突变,丰度分别为16.9%和9.0%。治疗方式改为口服奥希替尼,每日剂量为80mg,持续了15.4个月PR后再次转移。

  三次基因检测:

  患者出现新的骨转移和原发性肿瘤肿大,疾病出现进展。对活检组织进行NGS测序,结果显示,除了E19del突变,还检测到了MET 外显子14跳跃缺失和MET融合。于是,患者使用由奥希替尼(80 mg,口服,每日)和卡马替尼(400 mg,口服,每日两次)组成的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无进展生存期超过7个月。随后的检查显示MET外显子14跳跃缺失突变消失,患者的咳嗽和咳痰等症状有所改善。此外,双靶点治疗有效控制了骨转移的临床状况。

  MET信号通路的激活是EGFR突变型肺腺癌对EGFR-TKI治疗耐药的最常见机制之一。为了克服耐药,已经开发了各种策略来靶向MET途径和EGFR-TKIs。《第三代EGFR-TKI耐药后诊疗策略专家共识》(2023版)推荐:对于经第三代EGFR-TKI治疗耐药后出现广泛进展的患者,针对不同耐药机制,推荐给予相应的联合治疗如双靶联合治疗、靶向联合化疗/抗血管治疗或免疫联合化疗/抗血管等治疗手段,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参加新一代EGFR-TKI及新型疗法如ADC药物等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共识级别:1A)。

  在这个案例中,患者在奥希替尼耐药中检测到MET外显子14跳跃缺失和MET融合突变,通过奥希替尼联合卡马替尼治疗后获得缓解,为此类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更多信息可添加康安顾问微信咨询: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