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3%–5%的肺腺癌是由ALK融合癌基因驱动的,其活性可以被多种ALK抑制剂抑制。对于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年龄明显比接受塞瑞替尼的患者大(63 [56-69] vs.54 [37–58];P=0.016),克唑替尼组的吸烟史发生率低于塞瑞替尼组(22.9%vs.38.5%;P=0.298)。截至数据截断时,共记录了17例疾病进展或死亡事件(克唑替尼组34.3%,塞瑞替尼组38.5%);塞瑞替尼组的18个月的PFS率明显高于克唑替尼组32.3个月 vs.12.9个月;P=0.020);疾病进展或死亡的危险比为0.27(P=0.033)。
以客观缓解作为指标对44例患者(克唑替尼组31例和塞瑞替尼组13例)进行肿瘤负担的评估,结果显示克唑替尼组的CR,PR,SD和PD分别为3.2%,71.0%,16.1%和9.7%,而塞瑞替尼组PR的百分比为100%;接受塞瑞替尼治疗的患者有较好的缓解率(100.0% vs.74.2%,P=0.082)。
为了解决可能影响两组之间疗效的混杂因素(即主要是年龄和吸烟史),进行了倾向性得分匹配分析。在倾向评分匹配的亚人群中,
详情请访问
2019-12-16
2019-12-16
2019-12-16
2019-12-13
2019-12-13
2019-12-13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