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是酪氨酸激酶I型受体亚家族的一个普通的成员。这个家族还有别的成员,包括HER2/neu、HER3和HER4。它们的受体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胞外配体的结合区、由单链构成的跨膜区和胞内的酪氨酸激酶区。在很多人类肿瘤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有EGFR的过量表达。EGFR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细胞的增殖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靶向
针对EGFR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1.大分子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尼妥珠单抗。2.小分子抑制剂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达可替尼、奥西替尼。有医学者比较了一代和三代的EGFR-TKI靶向药物。首先是Ⅲ期AURA研究,在经过第一代EGFR-TKI治疗进展后,T790M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中,对比
结论是奥希替尼的临床疗效要比铂类-培美曲塞化疗更加的好,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中前者是9.7个月,而铂类-培美曲塞组仅仅只有4.1个月,疾病进展风险已经大幅度的降低了70%,为这些患者建立了新的治疗标准。其结果是奥希替尼以无进展生存期PFS(18.9个月VS 10.2个月)的绝对优势碾压一代靶向药 (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同时它的总生存期OS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奥希替尼的死亡风险降低42%,结果支持PFS和OS的双重获益。
详情请访问
2019-10-21
2019-10-21
2019-10-21
2019-10-21
2019-10-21
2019-10-21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