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EGFR靶点药物奥希替尼的化学结构有什么不一样?

2019-09-26 作者: 康安途医疗旅游

  近日,奥希替尼在国内成功获批EGFR突变阳性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一线适应症,意味着我国肺癌患者迎来新的一线治疗选择。在新治疗格局下,临床医生该在何种治疗线选择何种治疗策略,也即如何“排兵布阵”,成为肺癌领域临床医生热议的话题。针对三代肺癌EGFR靶点药物先后用于临床,并先后被批准用于一线治疗。尽管目前临床中出现三代TKI同时可用于一线治疗的局面,但不同药物之间仍有显著不同。

  一代TKI在化学结构上以喹唑啉为母环,作为可逆性TKI,一代TKI一线治疗10个月后,约2/3的患者出现耐药。二代以喹唑啉为母环,修饰了丙烯酰胺侧链,属于不可逆EGFR-TKI,较一代TKI显著延长PFS,但却以牺牲患者耐受性为代价,患者常存在较高的停药及剂量调整现象。

  三代TKI对母环进行了创新,母环上的不饱和丙烯酰基与C797形成共价产生不可逆结合的效果,同时去掉头部的芳香基团,解决了T790M导致的空间位阻问题。基于化学结构的创新改进,三代TKI奥希替尼可以更高效地抑制EGFR敏感突变、T790M耐药突变,有效抑制EGFR罕见突变。同时,血脑屏障透过率更高,且对野生型EGFR活性低,因此具有更少不良反应。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