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胃肠道间质瘤治疗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

2019-08-10 作者: 康安途出国看病

  目前,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治疗以手术及分子靶向治疗为主,而分子靶向治疗的突出疗效,使其成为实体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代表。分子靶向治疗适应症包括:①术前治疗,主要应用于明显有并发症风险的GISTs;②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ISTs;③术后治疗,主要用于具有中危及高危复风险的患者。那么目前可用于GISTs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有哪些呢?

  1.伊马替尼。伊马替尼是最主要的GISTs分子靶向药物,是小分子的KIT酪氨酸激酶蛋白选择性抑制剂,作用靶点包括c-Ab1、Bcr- Ab1、PDGFRA和KIT等,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当KIT外显子11突变时,90%的治疗患者获益;当外显子9突变时,50%的治疗患者获益;当病情进展时,治疗剂量从400mg增加至800mg,可能提高治疗疗效。大部分PDGFRA突变者使用伊马替尼疗效良好,而D842V例外。在无KIT及PDGFRA突变者中,伊马替尼获益率低。术后具有高复发风险患者辅助用药时限为至少3年。伊马替尼的不良反应较轻微(1-2度),常见不良反应有水肿、恶心、腹泻、肌肉骨骼疼痛、乏力、皮疹、皮肤潮红、头痛和腹痛,毒副反应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轻。其它不良反应包括血液毒性和肝功损害等。

  2.舒尼替尼。舒尼替尼是多靶点TKI,应用于伊马替尼治疗病情进展后或不能耐受伊马替尼者。舒尼替尼的不良反应有手足综合症、甲减、心血管不良事件、血液毒性等,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舒尼替尼用法为50mg/天,连续使用4周,停2周;或每日37.5mg,连续使用。3.瑞戈非尼。瑞戈非尼可以抑制KIT、PDGFRA和VEGFR,应用于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治疗病情进展后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瑞戈非尼用法为160mg/日,服用3周,停1周。主要不良反应有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腹泻。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