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怎么样

2019-07-29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是目前热消融技术的代表治疗方式,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介入治疗手段,21世纪伊始RFA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通过射频场将电流传到电极针顶部,与周围组织发生离子震荡产生热能并传到周围组织,从而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2017年NCCN指南亦提出RFA能够达到完全消融边缘、肿瘤体积较小的寡转移瘤,目前国内指南指出,RFA仅作为化疗无效后的治疗选择或肝转移灶术后复发的治疗,建议选择肝转移灶最大直径<3cm且1次消融最多5枚。

  MTA是利用微波热效应原理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局部高温,而且微波的传导不受组织干燥碳化的限制,可产生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消融带。MTA是2014年经才美国FDA正式批准应用于临床的新一代技术,临床应用方面,MTA和RFA在指征方面有重合之处,故MTA和RFA临床疗效比较是接下来的临床实践中尚待回答的一个问题。2018年一项美国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MTA的手术时间较RFA明显缩短,病灶的局部复发率RFA组是20%,MTA组为10%,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见MTA在临床操作和局部肿瘤控制效果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但仍需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来验证。

  另外,冷冻消融,激光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等,其临床效果并不比RFA和MTA有优势,临床应用也不如上述两种治疗广泛;而更新一代的消融技术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IRE)等的疗效则需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证实。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