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率。这些患者虽然占肺癌患者的人数较少,但是却拥有许多靶向药物可以选择。目前已经有多种ALK抑制剂在国内上市。ALK 重排发生于 2~4% 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些患者临床特征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中位年龄为 55 岁,大约 70% 患者不吸烟,95% 为腺癌组织学类型,ALK+NSCLC 在全世界各地区和男女之间发生率近似。
近年来针对 ALK 重排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对于 ALK 重排的 NSCLC,克唑替尼比化疗具有更大的临床获益。
靶向治疗的 3 个主要耐药机制为:靶点的基因改变,旁路激活和表型转化。ALK 突变或 ALK 扩增等靶点改变发生于 30% 克唑替尼耐药 ALK 阳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CNS)是克唑替尼治疗常见的进展部位,70% 患者都发生 CNS 进展。二代药物对于包括 CNS 病灶在内的克唑替尼难治 ALK 阳性 NSCLC 患者具有活性。
2019-07-22
2019-07-22
2019-07-22
2019-07-22
2019-07-22
2019-07-22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