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皮肤反映是常见的索拉非尼副作用

2019-07-19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肝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大多数肝癌都是由肝硬化发展而来,与乙肝或丙肝关系密切,病程较长,预后较差。只有少部分患者未合并肝硬化,但由于肝脏是一种“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发现率低、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也同样不容乐观。

  对于那些不适合根治手术、消融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的晚期肝癌(肝细胞癌)患者,药物治疗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治疗晚期肝癌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当属抗血管生成药物,同时也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靶向药。目前,已经获得晚期肝癌适应症的靶向药(抗血管生成药物)有四种: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卡博替尼。此外,在国内还有少数病例跨适应症使用的是阿帕替尼和安罗替尼。这些药物都是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他不良反应也大多是共同的。

  比如索拉非尼副作用常见的就有手足皮肤反应等。手足皮肤反应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中极为常见,有数据显示手足综合征在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病例中的发生率可达50%以上。手足皮肤反应通常出现于服药后3~6周,典型表现为手足皮肤(以掌面为主)出现感觉减退、针刺感、红斑,进而可发展为皮肤皲裂、溃疡、脱屑等,受力区症状往往更严重。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