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不同部位治疗策略的讨论在业界已持续多年,左半预后整体好于右半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对于不同原发肿瘤部位何种的治疗顺序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对于右半mCRC患者,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功教授认为需要兼顾短期缩瘤和长期获益的整体治疗策略;在具体治疗方案方面,
对于左半mCRC靶向药物的治疗策略,这部分患者因为预后较好,因此更加需要全程管理,以保证患者获得应有的生存获益,充分的靶向药物序贯使用能够最大化保证患者生存获益。如果一线使用贝伐珠单抗,跨线推荐继续使用;如果一线使用西妥昔单抗,二线推荐换用贝伐珠单抗,三线后瑞戈非尼、呋喹替尼等持续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或引入
随着对分子标志物探索的不断深入,mCRC治疗方式也日趋精准。mCRC治疗需要集合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射频消融、SBRT等局部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这也是MDT多学科治疗模式在肠癌领域能够有效延长患者获益的理论依据。对于如何逆转肠癌“冷肿瘤”,取得满意疗效,消融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与免疫治疗值得深入探索。
详情请访问
2019-06-26
2019-06-26
2019-06-26
2019-06-26
2019-06-26
2019-06-26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