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中国和世界范围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目前我国肺癌年增长率高达26.9%。据统计,2015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73.3万人,肺癌早期筛查的方法为低剂量螺旋CT,尽管与胸片相比,高危人群经低剂量螺旋CT筛查后的肺癌相关病死率降低了20%,但由于初诊时多为肺癌晚期,5年生存率仅20%左右,整个肺癌领域尚存在较大的临床需求未被满足。
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类较复杂,其中小细胞癌除外的亚型由于特点及治疗方法存在共性统称为非小细胞癌(NSCLC);而在2015年73.3万肺癌患者中约有58.7万(80%)为非小细胞癌,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肺癌的分子分型越来越重要,肺癌中常见的基因分型包括EGFR突变、ALK重排及ROS1融合等,其中占比最多的EGFR突变患者约为21万。
近十年来,
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它们可逆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并与三磷酸腺苷(ATP)竞争性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然而,随着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出现,第一代TKI逐渐被取代。第二代TKI是对第一代的改进。其特点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不可逆结合,减少药物脱靶的风险,从而延缓疾病进展。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腹泻、皮疹等不耐受等,而以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2019-06-20
2019-06-20
2019-06-20
2019-06-20
2019-06-20
2019-06-20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