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皮肤反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阿帕替尼副作用之一

2019-05-30 作者: 康安途出国看病

  阿帕替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2014年在我国上市。同其他靶向药物一样,阿帕替尼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会存在副作用,手足皮肤反应(HFSR)是最常见的阿帕替尼副作用之一。在一项阿帕替尼Ⅲ期临床研究中,HFSR的发生率为27.8%(49/176),其中3级以上发生率为8.5 %(15/176)。阿帕替尼引起HFSR机制可能为其阻断VEGF/VEGFR通路,损害真皮的血管及其修复过程,导致过量的药物残留在皮肤组织中而产生毒性。

  HFS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足麻木、感觉迟钝异常,手足部皮肤肿胀或红斑,脱屑、皲裂、硬结样水泡或严重的疼痛等。皮肤损害也可出现在手足以外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腰间等。本文2例患者除出现手足皮肤损害外,例1在肛周、生殖器周围,例2在腋窝、肛周、腹股沟等部位也出现皮肤损害。

  对于阿帕替尼使用过程中发生的2级HFSR应予积极治疗,以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HFSR对患者生活无明显影响,阿帕替尼可继续服用,同时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B6和环氧化酶-2抑制剂等,外用温和的保湿润肤剂,并应注意避免对手足过度刺激。本文2例患者在发生HFSR后均停用阿帕替尼,口服维生素B6,外用含维生素E制剂,其皮肤反应症状均得到控制,但恢复使用阿帕替尼后均再次出现HFSR并影响日常活动,最终停用该药。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