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对控制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疗效如何?

2019-05-27 作者: 康安途医疗旅游

  ADJUVANT研究首次证实了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化疗治疗后的复发转移时空变化是完全不同的,并且吉非替尼辅助治疗对于控制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要优于辅助化疗,尤其是控制颅外转移方面,无论是脑转移还是颅外转移,辅助吉非替尼治疗都显著推迟了复发风险的高峰时间。可以说,ADJUVANT研究开创了靶向辅助治疗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新模式。ADJUVANT研究将疾病复发类型分为三类,即局部复发、颅外转移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吉非替尼辅助靶向治疗的复发模式和标准化疗(长春瑞滨+顺铂,VP)的复发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两组局部复发率都相对较低,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是吉非替尼辅助治疗组最常见的首次复发部位,占27.4%(29/106),相比于辅助VP化疗组(21/87,占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复发转移的时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吉非替尼组总体疾病无进展生存(DFS)优于VP化疗组。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中没有观察到两组DFS的差异,但在首次复发为颅外转移的患者中,吉非替尼治疗组的中位DFS要显著长于化疗组。

  对术后0~21个月的肿瘤复发风险进行分析可发现,吉非替尼组比化疗组在这段时间内的复发风险更低。吉非替尼组的复发风险在术后12个月以后才开始缓慢上升,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高峰出现在术后24~36个月(化疗组为12~18个月);尽管辅助吉非替尼治疗并没有减少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比例,但把复发风险的峰值出现时间推迟了9个月左右;在颅外复发风险方面,辅助化疗组的复发高峰出现在术后9~15个月,而吉非替尼治疗组则一直处于低水平缓慢上升状态,高峰出现在术后24~30个月,相比于化疗组,推迟了至少12个月。本文进一步证实了,辅助吉非替尼治疗对于控制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要优于辅助VP化疗,尤其是控制颅外转移方面。

  详情请访问  吉非替尼  https://jftn.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