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多项指南均推荐降磷治疗的关键是遵循“3D原则”三管齐下。然而,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常遇到困难。大部分患者仍需依赖于口服高效的磷结合剂来控制血磷。长期服用含钙磷结合剂有可能增加体内钙负荷,导致冠脉钙化的风险相应增高。因此,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使用不含钙不含铝的新型磷结合剂。2012年和2013年非含钙磷结合剂碳酸镧(
但对于中国ESRD高磷血症患者来说,接受非含钙磷结合剂治疗的经济学分析报道比较少。在碳酸镧和司维拉姆降低血磷疗效相当的情况下,从支付者的角度,又将如何选择新型非含钙磷结合剂,以实现健康效用的最大化,同时更加合理地使用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如果要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什么是等效剂量?等效剂量即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药物浓度或剂量。其反映了药物效应和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
Kasai等开展了一项基于日本人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标签、双盲、交叉实验,评估了司维拉姆(SH)和
详情请访问
2019-05-24
2019-05-24
2019-05-24
2019-05-24
2019-05-24
2019-05-24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