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是临床上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的痛经、性交痛、盆腔疼痛以及月经不调和不孕,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2009年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明确指出治疗内异症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避孕药、高效孕激素、雄激素衍生物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四大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主要包括
亮丙瑞林和戈舍瑞林用药后一般2个月开始闭经,使痛经缓解,停药后在短期内排卵可恢复。副作用主要是潮热、阴道千燥、性欲减退和骨质丢失等绝经症状,停药后大多数可消失。其原理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从而抑制卵巢雌二醇和孕酮的分泌,短期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一过性增加卵泡激素及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
但由于见效慢、疗程长、价格昂贵、且副作用大,长期使用会消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造成患者体内低雌激素水平,引起子宫内膜蜕化与萎缩,临床症状得到有效地缓解。且长期应用后容易造成血管舒缩的症状并导致骨丢失,因此在临床上限制了
详情请访问
2019-03-05
2019-03-05
2019-03-05
2019-03-05
2019-03-05
2019-03-05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