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越来越多高效、低毒的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已进入“靶向时代”。卵巢癌是比较常见的生殖系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对于一些相对晚期或复发、特别是对化疗敏感度低的患者,靶向药物为她们提供了新的选择。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卵巢癌治疗领域的
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阻断对肿瘤内新血管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这类药物主要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如贝伐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帕唑帕尼;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如索拉非尼等。
PARP抑制剂:通过与PARP催化位点结合从而阻断肿瘤细胞自身DNA 修复过程,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目前在卵巢癌治疗中疗效显著的PARP抑制剂主要有
详情请访问
2019-01-15
2019-01-15
2019-01-15
2019-01-15
2019-01-15
2019-01-15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