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非尼酮(pirfenidone)在治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功效

2018-12-29 作者: 康安途出国看病

  肾间质纤维化(RIF)几乎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肾间质纤维化的主要原因是ECM的过度积聚。Shimizu T等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进行实验,发现吡非尼酮(pirfenidone)能够显着抑制手术后Ⅰ型和Ⅳ胶原mRNA的表达,TGF-β水平和皮质中MMP的表达也受到抑制,并能够诱导损伤后肾功能的恢复,提示吡非尼酮可以在临床上用来防止进展性的难以逆转和肾功能衰竭。

  Shihab FS 等也发现吡非尼酮可以用来防止以小管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环孢素A的慢性肾毒性的发生。此外,Hewitson TD等人将UUO后3天的肾脏皮质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检测吡非尼酮对它们的影响,发现吡非尼酮能够减少生长细胞的数目, 并呈剂量依赖,α-SMA和CTGF的表达也受到抑制,提示吡非尼酮能够下调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和增殖。

  此外,在其他的一些模型中,如钒酸盐诱导的大鼠肾脏纤维化模型、肾脏大部切除模型等,均证实吡非尼酮不仅能防止肾小球硬化病变的进展,还能够改善小管间质损害,降低胶原在肾脏的积聚。根据这些结果推断,吡非尼酮可能是肾脏纤维化疾病治疗的新的方向。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