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物研发历史上,有许多里程碑事件,
从技术层面,紫杉醇类药物取代了蒽环类药物,成为新的经典,主导肿瘤化学治疗20多年之久,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药物和肿瘤免疫治疗(immuno-oncology,IO)来临之前,依然是肿瘤化学治疗的骨干药物。
依照美国FDA批准的泰素适应症分别为治疗二线晚期卵巢癌(1992年)、治疗二线转移性乳腺癌的(1994年)、治疗艾滋病毒感染相关的Kaposi’s肉瘤(1997年)、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线(1998年)、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1998年)、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1999年)。
不难看出,泰素具有多个适应症,治疗多个肿瘤的特征,为什么?这与泰素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泰素作用于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期,结合于微管蛋白的P亚基的N末端的31个氨基酸上,通过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保持微管蛋白稳定,使细胞周期停滞于有丝分裂期,阻止微管解聚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无法完成复制增生而死亡。在20多年前,细胞毒药物的研发遵循细胞周期理论,阻断细胞周期的某个环节是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2018-09-10
2018-09-10
2018-09-10
2018-09-10
2018-09-10
2018-09-10
2017-10-26
2017-06-05
2017-10-26
2017-06-21
2018-04-21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