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用于临床上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有CTLA-4(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
“借力打力”——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肺癌到底怎么做到的。狡猾的肿瘤细胞为了不被免疫系统“绞杀”,也进化出了多种逃逸机制,其中一种就利用了PD-1/PD –L1信号通路。其中,PD-1被称为程序性死亡蛋白-1,为什么这么叫它,因为善于发现的科学家,发现它是T细胞上的一种跨膜受体,最早是在凋亡的T细胞杂交瘤中利用消减法得到的。
正常情况下,PD-1是一种T细胞增殖的负调节分子,对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有重要作用。而在肿瘤和病毒感染状态下,PD-L1和PD-L2(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2)表达上调,与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使T细胞的功能发生紊乱和枯竭。也就是说,当恶性肿瘤表达的PD-L1配体与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结合后,就好像揪住了T细胞的“小辫子”,会削弱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促使肿瘤发生免疫逃逸。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是通过利用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阻断
详情请访问
余下全文 收起
2018-05-03
2018-05-03
2018-05-03
2018-05-03
2018-05-03
2018-05-03
2017-10-26
2017-06-05
2017-10-26
2017-06-21
2018-04-21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