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黏菌素是碱性多肽类抗生素的总称,主要有 A、B、C、D 和 E 5 种。多黏菌素 B、E 仅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多黏菌素 B 常用剂型为
多黏菌素 B 主要通过非肾途径清除,尿中的原型药物 <1%,肾功能不会影响多黏菌素 B 血浆浓度 。CMS 主要通过肾脏清除,而多黏菌素 E 主要通过肾脏以外的途径清除 。CMS 在体内转换成多黏菌素 E 起效。硫酸黏菌素为多黏菌素 E。研究显示 70% 的 CMS以原型经肾脏排出,肾清除率为 103 mL/min,多黏菌素 E 肾清除率仅为 1.9 mL/min。危重病患者、肾功能异常、间歇性血液透析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 CMS 的药代动力学有显著影响 ,且 CMS 和多黏菌素 E 均可被肾脏替代治疗清除 。
目前认为多黏菌素的抗菌作用机制为 :(1)其分子中的聚阳离子环与革兰阴性杆菌细胞膜上的磷酸基结合,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嘌呤、嘧啶等小分子物质外漏,细菌膨胀、溶解死亡 ;(2)可经囊泡接触途径,使细胞内外膜之间的成分交叉,引起渗透不平衡,导致细菌膨胀、溶解 ;(3)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羟自由基的积累,破坏细菌的 DNA;(4)具有中和内毒素作用。
多黏菌素 B 和 E 在抗菌谱上基本保持一致,它们都是属
详情请到
2020-02-06
2020-02-06
2020-02-06
2020-02-06
2020-02-06
2020-02-06
2018-11-13
2018-11-15
2017-10-26
2017-06-01
2018-11-14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