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EGFR靶点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包括HER1(erbB1,EGFR)、HER2(erbB2,NEU)、HER3(erbB3)及HER4(erbB4)。HER家族在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癌最多发的肺腺癌来说,我们知道EGFR整个突变率高达40.3%,逼近一半。因为突变率高,针对突变的靶向药自然也多,比如一代抑制剂吉非替尼,也就是易瑞沙,二代抑制剂阿法替尼,三代抑制剂奥希替尼,由于耐药发生,NCCN指南推荐首选三代抑制剂奥希替尼。但是,又因为价格、医保报销、国内可能没有药等情况具体用药以医生处方为主。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肺腺癌。肺腺癌是致癌驱动突变最集中的肺癌类型,因此,相关靶向突变基因诊断、药物研发与临床使用也最为有效。
目前,上市的EGFR靶向药有一、二、三代。第一代为可逆的靶向药物,第二代为不可逆的靶向药物。二代相比一代作用靶点更多,相对而言的副作用更大,更重要的是,一代出现耐药后,二代也不能克服耐药。第一、二代靶向药物虽然疗效显著,但多数患者都会在使用药物1-2年出现耐药性。EGFR抑制剂耐药的患者中,有50%的耐药与T790M突变有关。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能与EGFR敏感突变和T790M突变位点结合,抑制由于T790M突变引起的肿瘤耐药。但第三代靶向药也不可避免的产生耐药,其耐药原因为C797S耐药突变。第四代靶向药物可以解决第三代
详情请到
2019-12-30
2019-12-30
2019-12-30
2019-12-30
2019-12-30
2019-12-30
2018-11-13
2018-11-15
2017-10-26
2017-06-01
2018-11-14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