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OS是临床医生的最高治疗目标,让患者活得久才是“硬道理”,这就涉及到如何制定出最佳的全程管理方案,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学因素都需要考虑。并且,一线用药的选择至关重要。以ALK-TKI为例,2011年,首个ALK-TKI克唑替尼被批准用于临床,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是靶向药物不可避免会发生耐药,此后新一代ALK-TKI不断出现。目前,对于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是单药还是序贯治疗尚无定论。
2017年,一项来自法国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一线使用第一代ALK-TKI
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期间,第二代ALK-TKI
肺癌的精准治疗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免疫治疗也已进入了临床实践,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是,现有免疫治疗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多是基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因此,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并不是一方排斥另一方,而是协同增效的关系。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无论是驱动基因阳性,还是驱动基因阴性,联合免疫治疗,多数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获益。
现在强调肿瘤的精准治疗,精准治疗要求有精准的病理学分析,精准的驱动基因分析,以及精准的免疫风险评估,这三者必不可少。从现有研究数据来看,针对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目前还是以靶向药物治疗为主,无论是EGFR-TKI,还是ALK-TKI,我们对不同种类TKI的作用特点、耐药机制及后续应对措施等均有较为完善的认识。因此,在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中,尚不推荐过早的应用免疫治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的联合,期待有更多研究的积累来指导临床实践。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2019-05-25
2019-05-25
2019-05-25
2019-05-25
2019-05-25
2019-05-25
2018-11-13
2018-11-15
2017-10-26
2017-06-01
2018-11-14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