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上市的EGFR抑制剂除了奥希替尼吉非替尼外还有哪些?

2019-04-18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我国是肺癌第一大国,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肺癌发病数三分之一。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肺癌依旧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第一的癌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57.13/10万人、45.80/10万人,相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癌症治疗现状欠佳。去年《柳叶刀》发表的一篇文章其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显示,我国肺癌患者逐渐年轻化、女性化,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随着我国对肺癌诊治的不断完善,肺癌的精准治疗在2004-2008年正式进入到临床工作中,目前肺癌已是精准治疗中较成熟的疾病,肺腺癌、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已完成并收录在美国癌症和肿瘤基因组数据库(TCGA)中。

  根据已找到的EGFR、ALK等一系列疾病驱动基因,并观察到其相应的临床变化,进一步开发出了靶向药物,从而使得肺癌的精准治疗百花齐放。EGFR突变是最早找到的驱动基因,目前我国有一代治疗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二代的治疗药物阿法替尼,三代治疗药物奥希替尼;ALK基因是第二个发现的驱动基因,好发于5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可选择一代治疗药物克唑替尼、二代治疗药物塞瑞替尼和阿来替尼。我国肺癌的精准治疗起步较晚,EGFR大约晚于国际4年,ALK大约晚于国际2年,我国与国际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当下基本处于并跑状态,但我们仍需要进一步努力去赶超。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