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当代
经过近十年的临床实践,回顾性研究结果却不令人满意。这些生物免疫治疗方法的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个体差异很大,长疗程、大剂量的细胞因子治疗也会增加药物毒性带来的肾损伤、低血压、体液潴留、发热、出血等副作用,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即便能够积极配合长期治疗者,也要面对发生耐药的问题。生物免疫治疗主导了的肾癌药物治疗格局长达十年之久,没有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传统治疗的参与,靶向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没问世,仅有看似丰富多样的生物治疗单调选择,也难掩对此贫瘠的肾癌药物治疗阶段发出感叹——这个十年是肾癌药物治疗春天来临前的寂寥寒冬。
随着人类对“VEGF控制新生血管形成”等肿瘤发生和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与了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等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药物(VEGFR-TKI)的研发问世,肾癌药物治疗领域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沉寂,被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抗血管生成药物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2018-12-19
2018-12-19
2018-12-19
2018-12-19
2018-12-19
2018-12-19
2018-11-13
2018-11-15
2017-10-26
2017-06-01
2018-11-14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