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丙肝抗体阳性该如何进行治疗?

2018-11-29 作者: 康安途出国看病

  丙肝的诊断原则需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生化学检查以及丙肝抗体阳性结果做出临床诊断。依据HCV RNA阳性结果做出确诊。婴幼儿丙型肝炎的诊断:母体的IgG型抗-HCV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18个月以内的婴儿或幼儿抗-HCV阳性并不一定代表HCV感染,应以HCV RNA阳性作为诊断及报告的依据。新生儿如在母亲分娩时发生HCV感染,在出生1周-2周以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HCV RNA,6个月后复查HCV RNA仍为阳性者,可确诊为慢性HCV感染,应予以报告。所以新生儿丙肝抗体阳性并不代表感染了丙肝病毒。

  那么如果新生儿确诊为HCV感染,有什么治疗方案呢?在DAA(直接口服的抗病毒药物)上市前,PR方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ɑ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方案)仍是我国现阶段HC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2017年4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了首个全口服抗丙肝病毒联合治疗方案在中国上市,预示着我国丙肝治疗方案将发生重要改变。DAA药物针对慢性丙肝的治愈率高达95%以上,且疗程短。

  儿童的治疗,因儿童感染时间较短,疾病进展缓慢,治疗指征与成人相比更严格,即有明显肝纤维化时开始治疗,目前被批准的儿童抗病毒治疗药物为干抗素(普通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适合2岁以上的儿童。

  详情请访问  丙肝  https://www.kangantu.com/hcv/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