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最关键的治疗是抗病毒治疗,是否需要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应该全面分析以下四个方面再做决定。一、动态观察HBVDNA定量的变化情况。
要准确判断乙肝患者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的情况,不但要仔细分析胆红素、转氨酶、转肽酶、白蛋白等数值,还要分析肝脏彩超、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肝脏纤维化扫描也是必备的检查,有必要时需要做肝脏组织学检查。三、准确评估肝病的进展风险。在全面分析了解患者既往的肝病发病情况和治疗用药及当下肝脏的炎症、纤维化的状态后,再结合患者的年龄、肝病家族史、饮酒史、伴随疾病等,要对患者的肝病进展风险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估:短期内肝炎明显活动的可能性有多大?进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风险有多大?
四、全面分析抗病毒治疗的利弊得失。患者的依从性是决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病情较轻的“小三阳”肝炎患者,虽然有抗病毒治疗的必要,但是患者依从性不好,属于那种不听话的患者,如果草率地启动恩替卡韦治疗,患者服药两年后随意自行停药,肝炎急性加重可能会要了他的命。这样的患者如果不能确保长期规律服药,定期复查、暂时不抗病毒治疗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年轻女性在怀孕期间发现乙肝发病,如果病情较轻,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应该尽可能在孕后期再启动抗病毒治疗。患者对乙肝的认知程度,经济收入状况,文化水平,生育情况和家人对乙肝的认识情况等等,都是临床医生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前必须了解和分析的影响因素。
详情请访问
余下全文 收起
2018-05-08
2018-05-08
2018-05-08
2018-05-08
2018-05-08
2018-05-08
2017-10-26
2017-06-22
2017-07-06
2017-06-21
2017-07-05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