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表现如何?

2019-01-15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高胆固醇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已被证实在乳腺癌具有预防作用。高胆固醇同样不利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众多研究者肯定了他汀类药物的防癌、抗癌作用。UngMH等指出他汀类药物改善NSCLC患者的死亡率。对2007年至2011年间发生肺癌的19774名患者进行了队列研究。

  分析诊断前和诊断后暴露于他汀类药物的情况,以确定NSCLC患者癌症特异性死亡率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是指定他汀剂量与鳞状细胞癌患者(HR =0.89, 95% CI = 0.82-0.96)和腺癌患者(HR = 0.87, 95% CI =0.82-0.94)死亡率风险降低相关,但与小细胞肺癌患者无关。风险比在鳞状细胞癌患者(HR = 0.68, 95%CI = 0.59-0.79)和腺癌患者(HR = 0.78, 95% CI = 0.68-0.89),诊断后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与延长生存率呈剂量依赖关系。

  众所周知,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可以诱导某些癌细胞的细胞死亡。他汀NSCLC抗癌机制。探讨辛伐他汀通过上调BIM蛋白表达促EGFR突变肺癌细胞系凋亡。比较辛伐他汀对吉非替尼敏感(HCC827, E716-A750del)和耐药(H1975, T790M + L858R)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评价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和EGFR下游信号蛋白的表达。比较辛伐他汀或吉非替尼治疗后H1975细胞中BIM的表达情况。

  结果: 辛伐他汀(2μM)治疗48小时后H1975细胞显示显著降低生存能力,与HCC827细胞相比。在辛伐他汀治疗的H1975细胞中,促凋亡蛋白表达增加,ERK1/2 (pERK1/2)磷酸化降低。H1975细胞BIM表达被吉非替尼(1μM)治疗所抑制,但辛伐他汀治疗后BIM表达明显增加。辛伐他汀恢复上调BIM的表达,诱导EGFR耐药突变的NSCLC细胞凋亡。表明辛伐他汀具有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实用价值。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