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抑制剂,都面临了同样的耐药性问题——据估计,在接受EGFR抑制剂治疗后,大约50%的患者会出现EGFR T790M突变,导致药物失效。面对这一难题,由阿斯利康带来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
EGFR抑制剂只是靶向疗法时代的一个开端。随着人类对肺癌病理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创新疗法逐渐浮出水面,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精准治疗。譬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大约有5%的患者带有ALK基因重排变异。这一比例虽然不高,但却多发于不抽烟的患者。在他们体内,异常的ALK蛋白会导致细胞不断生长,诱发肺癌。面对这一突变,新药研发人员们同样带来了多代不同的疗法:辉瑞的Xalkori(crizotinib,赛可瑞);诺华的Zykadia(ceritinib,赞可达),罗氏的Alecensa(alectinib,安圣莎),武田的Alunbrig(brigatinib);以及辉瑞的Lorbrena(lorlatinib),就分属三代不同的ALK抑制剂。以最新得到FDA加速批准的Lorbrena为例,它不仅能治疗对其他ALK抑制剂产生耐药的患者,还可以穿透血脑屏障。总体来看,Lorbrena能带来48%的缓解率(ORR)。
在另一些约占总数3%的肺癌患者中,会出现BRAF基因变异。针对这一病因,由诺华带来的Tafinlar(dabrafenib)和Mekinist(trametinib)联合疗法也已于2017年获批,治疗带有BRAF V600E突变的癌症患者。在这一患者群体中,该联合疗法的缓解率可超过60%。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2020-03-10
2020-03-10
2020-03-10
2020-03-10
2020-03-10
2020-03-10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