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有30%-40%发生EGFR突变,
入组人群:共纳入556例未经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阳性NSCLC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缓解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和生活质量评分(HRQoL)。治疗方案:随机给予奥希替尼[80 mg,口服(PO)每日1次(QD)]或标准治疗(厄洛替尼150 mg,PO QD或吉非替尼250 mg,PO QD。研究结果显示:PFS:奥希替尼组中位PFS高达18.9个月,对照组为10.2个月,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降低54%,并且在具有脑转移的患者中,奥希替尼组的中位PFS明显优于对照组,奥希替尼组为 15.2个月,对照组为9.6个月。OS:与第一代EGFR TKI相比,奥希替尼显著改善了EGFR突变患者的OS。
DoR:奥希替尼组中位DoR为17.2个月,对照组为8.5个月。安全性方面: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奥希替尼组为33.7%,对照组为44.8%,奥希替尼安全性更好,毒副作用更少。基于这些结果,奥希替尼已成为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NCCN指南推荐奥希替尼为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首选EGFR TKI。此次在我国获批一线治疗,能让更多EGFR突变NSCLC患者获益,活得更长。仿制药
详情请访问
2019-12-05
2019-12-05
2019-12-05
2019-12-05
2019-12-05
2019-12-05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