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唑帕尼/培唑帕尼诱导心血管损伤的机制

2019-11-12 作者: 康安途医疗旅游

  帕唑帕尼(培唑帕尼)是一种新型TKI,于2009年10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肾癌(RCC) 的治疗,在中国上市时间较晚,2017年3月获批上市。此外,帕唑帕尼还被批准用于治疗软组织肉瘤。此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胞表面的VEGFR-1、VEGFR-2、VEGFR-3、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FGFR-3以及跨膜糖蛋白RTK等发挥作用。

  帕唑帕尼的疗效与舒尼替尼相似。与其他VEGF通路抑制剂类似,帕唑帕尼的主要心血管副作用包括高血压、LVD、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等。一项研究显示,57%的患者使用帕唑帕尼后出现高血压。另一项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发现,使用帕唑帕尼后6.6%的患者发生LVEF下降,而安慰剂对照组中仅2.4%患者发生LVEF下降。

  帕唑帕尼诱导心血管损伤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已知的主要机制包括抑制VEGFR和PDGFR通路。心脏毒性是抗肿瘤治疗中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所以患者在吃帕唑帕尼过程中,也不要过分担心心脏毒性的出现,只要做好定期检查,如有严重副作用及时就医,就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