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恶性瘤种中,肺癌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屡被提及。不过,肺癌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疾病。从总体发病率来看,肺腺癌最为常见,占非小细胞肺癌的“半壁江山”,次之为肺鳞癌,其发病多与吸烟和空气污染有关,占20%~30%。可以说,相较于肺腺癌,
可别看“小众”,肺鳞癌也是来势汹汹。现今,治疗肺腺癌的靶向药物日新月异,它们是否能“套用”在同样凶猛的肺鳞癌呢?众所周知,要想用上靶向药,就得先找到致癌驱动基因“靶点”。以EGFR基因突变为例,肺腺癌患者突变的概率约为48%,而肺鳞癌患者仅有大约3%~6.92%的突变率,这说明对于肺鳞癌患者,临床上难以找到明确的EGFR靶点来进行靶向治疗,尤其当患者病情进展到晚期,手术机会较低,医生通常都会建议含铂双药化疗作为晚期肺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通过近年的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肺鳞癌相较于肺腺癌,更容易受EGFR多种基因突变和多种驱动基因影响。这一全新认知为临床二线治疗提供了新的指引,也就是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多靶点”的治疗方案。阿法替尼是少数的不可逆地完全阻断整个ErbB家族的EGFR
详情请访问
2019-09-30
2019-09-30
2019-09-30
2019-09-30
2019-09-30
2019-09-30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